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
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对象而谈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
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做出选择的那一天,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杀鹌鹑的少女》
他说,我在学校里很认真,学习成绩优秀,还担任学生会主席,考了很多证书,为什么你们就觉得我不如985的学生?
一个大企业的HR,丝毫不留情面、一针见血地怼了他一番:
“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专业的人才,你英语会一点,计算机会一点。然后你的专业是金融投资理财,但是从这份简历上丝毫看不出你精通什么。像你这样的我在街上一抓一大把,简直不要太多。”
这句话一出,隔着屏幕都感觉到这个大学生大写的尴尬。有人说这个HR太犀利,这个HR情商低怎么这样说话,但我们先不做杠精,就先看这个HR指出的问题。
她开门见山地指出,这位二本学生和985学生的区别在哪:
你说你英语是四级水平,但很多985学生,不会用四六级来评判,而是用托福雅思;
你说你计算机过了二级,也就是刚刚开始学编程的水平,但很多985学生,已经非常精通计算机语言了;
你说你是学金融的,在学校里根本没时间去接触外面具体的实践操作,但很多985学生,在大三大四的时候,已经参加了大型金融集团的实习,而且最少是6个月,比如渣打、花旗、东亚等等;
你说你在大学期间最骄傲的事,是担任学院的学生会主席,但很多985学生,最骄傲的事是已经在行业尖端的杂志上发表过自己的见解,或者已经在学校的扶持下开始初步创业。
你把你在学校里管事的经历放在你的简历上,然后现在跟我讲这是你最骄傲的事情,最成功的事情,我觉得其实也是蛮苍白的,你说呢?
02HR的话很尖锐,很残酷,但这就是职场上最赤裸裸的真实,现实真的就是存在这么一条鄙视链。
也有人说,不是所有的985学生都像这个HR说的那么优秀,但的确优秀的人会更多,之前有一个很火的帖子,在985上学是什么体验,一个清华学长的回复是:
这位学长告诉大家,他是拼了老命以高考全省第五的成绩进的清华。其实他并非骄傲的人,只是有这样的成绩傍身,难免有一些小骄傲。
但他进宿舍不过一个早上,自信心就土崩瓦解,全部溃散。
宿舍四个人,一位是数年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一等奖获得者;一位是某省的高考状元;一位是蝉联三年成绩全市第一保送进的清华。
学长说,他们彼此寒暄完,他好半天没缓过劲儿来,呆坐在床上,内心十分沮丧。从此,他忘记了自己所有过往的耀眼成绩,把自己放到最低,事事虚心,事事学习。
第一堂课就让他们四个感到诧异,教授就讲了十分钟,然后布置了一个与物理模型理论相关的作业,要求第三天早上交。
全寝室的人一脸懵,开始发了疯地去图书馆翻书、去网上搜资料。四个人用了整整两天两夜才把这个所谓的物理模型理论和具体情况弄清楚。
最后挑灯夜战,终于在第三天早上交齐了四份完整详细的PPT报告。
整个过程,从启蒙到学习再到掌握,自主自动自发,无人驱使,更无人鞭策。
因为在这所高等学府里,所有的人不管是学识能力还是成绩都与你分庭抗礼,你没有任何的优越感和放纵自己的理由,任何作业论文任务只能靠自己的自觉和团队的合作。
最后,学长以这段话做结尾:
“我不敢奢求名校毕业的自己走上社会之后,这份学历能给我带来什么。因为在这里读书的时候,清华就已经给了我太多太多。我一直记得教授在第一堂课说的一句话——'不要让考上清华成为你这辈子唯一骄傲的事情。'所以我一直在努力,努力,继续努力着。”
试问,在这样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怎么能不优秀呢?
可能有人说,这个二本学生也没有那么差,的确,他如果愿意去小一些的企业,这份简历可能可以让他得到相应的offer,但他想要去的是大企业,大企业就是有这样一条鄙视链。大企业福利待遇好、培训制度完善、机会更多等等,很多人挤破脑袋都想进,但试问,自己真的够资格了吗?那些说着学历不重要的大企业,他们也不会去普通本科招生,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而很多人却相信他们说的学历不重要。
再有,他过于自信,觉得自己一定可以打败985、211的学生然后进大企业,有自信是好,但过分的自信就是自负了,而且他已经投了上万份简历,都没有一家大企业愿意给他机会,这个时候是不是应该要转换一下思路呢?读书时候没有去执着考好大学,出来工作却执着好工作,没有吃过读书的苦,必然是要吃更多生活的苦的。
高考虽然看上去只是一套试卷,但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筛选工具。
我不否认,这个世界上有部分人没有拿得出手的文凭,仍过得很好。但你要知道,这只是极少数的“幸存者偏差”而已。大多数的逆袭故事、步步攀升,都是读书和见识的厚积薄发。
所以,在求职的时候,无论你把简历包装得多么精致丰富,把自己的大学生活描述得多么精彩,都有可能因为毕业院校那一栏不够格而被拒之门外,正如这个节目里的HR说,其实招聘会上,会将985和非985简历分开放,最后只会带走985的简历,而剩下那部分简历的命运是,被清洁工扫到垃圾桶里,所以等于连面试的资格都没有,这就是现实。
03网上曾流传着这样一份调查:2020年网民票选人生十大遗憾之事排行榜。
排名第一的就是:未能珍惜年少考入好大学,以致此生碌碌无为。
很多人,都是在上了一所不怎么好的学校之后才幡然醒悟,或者说是出来工作几年后,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好好读书。
知乎答主“沫客”就说过自己的亲身经历,高考之后,他选择了专科。
而他的两个发小成绩非常突出,顺理成章地进入了985、211高校。
有一次放假,沫客去成都找自己的两个发小玩,晚上一起吃小龙坎火锅。
那顿火锅吃得无比漫长,那一次,让他感觉到了深深的自卑。
一方面,是因为他第一次感受到了专科身份给他带来的“打击”;
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发现发小和朋友间聊天的话题,让他根本插不上话:
比如,学校有个去美国交流的项目、这周的实验又搞砸了、谁谁谁开始准备考研究生了。
这类话题很少出现在他的专科,所以他没法和他们对话,只能坐在角落里静静地听他们讨论,有时还得假装自己很懂,迎合着点点头,回应一下。
人生没有彩排,年轻时未曾珍惜的那些学习机会,在将来都会变成追悔莫及的遗憾。
04美国组织发展专家提出过一个改变公式:D*V*F>R。
D是Dissatisfaction:对于现状,有多不满。
V是Vision:对于积极的愿景,有多想要。
F是First step:对于达成愿景的下一步行动,有多清晰。
R是Resistance:改变过程中的阻力。
也就是说:当不满(D)*愿景(V)*下一步行动(F)>阻力(R)时,改变才会发生。
很喜欢《杀鹌鹑的少女》中的一段话:“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
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对象而谈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
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做出选择的那一天,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愿我们,不要让自己在将来时后悔现在做出的决定,不要放弃任何一个走上坡路的机会。
人生没有白费的努力,也没有碰巧的成功。我们的生命里,藏着我们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那些奋笔疾书的夜晚,那些煮茶读书的日子,串联起来,才换来我们现在丰盛的人生状态。
共勉。
(作者:小椰子 来源:精读(ID:jingdu999))
你觉得学历重要吗?
友情提醒:由于考试政策和内容的不断改革和调整,百花教育网提供的上述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有任何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